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2月中旬访问非洲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四国,掀开了中非友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两年多来,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并走向成熟,中非关系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北京峰会以来,中非政治交往更加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北京峰会后仅三个月,胡锦涛主席就踏上了访问非洲的行程,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八个非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这标志着落实峰会成果进程的全面启动。
过去的一年,是中非关系大发展的一年。吴邦国、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国领导人访问了非洲,20多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或出席、观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在事关中国核心、重大利益问题上以及中国抗震救灾过程中,非洲国家一如既往地给予中国宝贵支持,充分体现了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方继续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北京峰会成果得到进一步落实。
对非务实合作八项政策措施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核心成果之一。两年多来,在中非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合作下,八项政策措施进展顺利并取得重要成果:中方增加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对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免关税举措已全部完成;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到期债务工作基本落实;中非发展基金已顺利启动运作;北京峰会后,中国设立了首期1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截至2008年底,基金已投资20个项目,投资额近4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0多亿美元;中方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已于去年12月初正式开工;在有关非洲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工作稳步推进,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都在建设之中。
截至去年底,中方已为非洲国家培训了1.1万多名各类人才,派遣了125名青年志愿者赴非工作,选定的100名援非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正在陆续派出,援建医院、疟疾防治中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农村学校工作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2008年中非贸易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68亿美元。2000年,中非贸易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此后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对非投资稳步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方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50亿美元。“中国制造”深入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非洲各国的出口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对赴非企业提出明确要求,希望他们为东道国经济发展多做贡献,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与所在地人民和谐相处,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当地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中非在政治、经济和贸易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在全面稳步发展,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北京峰会以来,中非政府间文化代表团交流频繁,地方和民间的文化交流也持续升温。双方还在文艺人才培养与培训、体育、影视、新闻、图书出版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自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5年12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户后,孔子学院在非洲大陆遍地开花,犹如一座桥梁,为中非人民间的交流和互相理解提供了方便。
今年是中非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年份,双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年伊始,杨洁篪外长就展开了对乌干达、卢旺达、马拉维和南非四个非洲国家的访问,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珍视中非历久弥坚的友谊,受到非洲国家的欢迎与好评。而胡锦涛主席对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四个非洲国家的国事访问必将为中非双方巩固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新的契机。